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wanshidatex.com
邮 箱:admin@aa.com
图为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定州(资料图)白永民摄
图为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行定白永民摄
图为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定州白永民摄
定州大地上的行定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定州文明,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奇珍重宝。行定
目前,定州定州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行定其中国宝文物3件,定州国家珍贵文物965件,行定包含多种器物3万余件,定州古籍旧志2.9万余册,行定集中展现了汉中山文化、定州定瓷文化、行定佛教文化、定州典籍文化。让我们走近其中,详细了解这些奇珍重宝的前世今生,充分领略这片土地上孕育传承的人文根脉,深切感受历史深处折射的中华文明之光。定州,作为汉代中山国首府,是河北省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传承地。
根据目前考古发掘资料进行推测,两汉十七代中山王,除了刘胜、刘竟、刘衎外,其余诸王及其陪葬墓应均在定州境内。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中山简王刘焉墓、中山穆王刘畅墓、中山怀王刘修墓等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定州博物馆三件国宝文物中的两件,便是出土于第十六代中山穆王刘畅的墓中。在定州博物馆“汉家陵阙”展厅一个独立展柜里,一枚玉璧被放在射灯之上,光线自下而上穿过,整件文物散发出朦胧的青绿色光芒,这就是东汉中山穆王刘畅放在胸前近两千年的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
玉璧体形硕大,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由整块新疆和田青玉雕琢而成。玉璧玉质呈青色半透明状,外沿处有宽带一圈,内饰是规整的乳钉纹。上方凸出透雕相对的一龙一螭,以阴刻线勾勒口、眼、鼻、耳及足爪和云气纹,两兽同衔一环,腾云翻转,动感十足。
“此璧琢磨规整精美,纹饰疏密有致,造型古朴大方,为中山穆王刘畅地位、财富的象征,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大、最完整的一块出廓玉璧,也是定州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定州博物馆副馆长汪蕾告诉记者,这种在圆形轮廓内部或外部雕刻龙纹、螭纹等镂空纹饰的玉璧形制,被称为“出廓璧”,其工艺囊括了透雕、圆雕、线雕等技法,代表当时最高的玉器设计和雕刻水平。
距离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不远,陈列着另一件镇馆之宝,同样是出土于刘畅墓的玉器。就玉器形制而言,它是文物中的一件孤品——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这件玉座屏是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的屏风状玉器,两侧各有一片玉片为支架,中间两片玉片两端有榫可插入两侧支架,高16.9厘米,长15.6厘米,为新疆和田黄玉。
“传统玉器基本形制都是单形器,这样拼插组合的玉器形制,十分罕见。”汪蕾介绍,此前汉代玉座屏只见于文献记载,这是目前发现最早也是唯一的玉座屏,足见其珍贵。
玉座屏不仅形制罕见,屏风上雕镂的纹饰题材也非常独特。
两侧支架为连胜形,两块支架玉片各上下雕刻两条团龙与虎。中间上部的屏片中央雕有神仙人物西王母,周围有羽人、朱雀、狐狸、三足乌等;下屏片神仙人物为东王公,周围有羽人、熊、玄武等。
一件文物,述说一段历史。静谧的展柜中,流动着神奇的文化密码。
在定州博物馆“天下大白”展厅,第三件镇馆之宝——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昂首挺立。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隋唐,至北宋达到高峰。元代以后,不仅烧制技艺失传,连窑址所在地也湮没无考。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考古发掘逐渐揭开定窑迷雾,确定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曲阳涧磁村一带,而最美的定瓷文物,则在定州。
汪蕾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定州考古发掘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文物800余件(套),再现了定州自北魏经隋唐至宋初五百多年间,石雕、金工、制瓷、丝织、绘画等工艺之发达。其中,定瓷有169件,件件精美,特别是被誉为“定瓷之王”的白釉刻花龙首净瓶,更是风华绝代。
只见它瓶颈细长,颈中部塑圆盘,圆肩、鼓腹、卧足,以刻花技法通体饰莲纹、竹节纹、菊纹等纹饰,瓶肩部一侧塑有龙首形短流,龙首高昂、张口露齿,气势飞扬……
因烧造技术难度高,瓷器史上素有“自古定窑无大器”之说。但这件大净瓶高60.9厘米,腹径19.1厘米,底径10.1厘米,完全颠覆了传统认知,是迄今存世宋代早期体量最大的一件定瓷,堪称我国陶瓷考古史上极为重要的发现。
千年印记,见证工匠精神,凝结岁月风云,令人心潮澎湃。
除了以上三件国宝级文物,在定州博物馆还有最近火出圈的北宋琉璃葡萄、定窑白釉波浪纹法螺、掐丝镶嵌金辟邪等丰富精美的出土文物,它们展现着定州人民辛勤智慧的创造和心手相应的艺术审美,并用触手可及的历史,讲述着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明与创造。
“为迎接第八届省旅发大会,我们正在举办‘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特展,并且策划推出中山故事会、青少年研学、小小讲解员进博物馆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游客的观览体验,欢迎各地游客到定州博物馆参观。”汪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