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wanshidatex.com
邮 箱:admin@aa.com
午后的墨江边,阳光驱散了冬日的变样寒冷,四五位居民围坐在桌旁打牌。爆改他们就住在江畔的韶关始兴丰收林业小区里。2023年,个老经过连片规划改造,变样半开放式的爆改小区与江畔休闲空间融为一体。
“这个小区40多年了,韶关始兴这次改造之后焕然一新,个老我又搬回来住了。变样”居民陈伯感慨,爆改“我们这些老街坊又能聚在一起了!韶关始兴”
丰收林业小区是个老韶关市始兴县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之一。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始兴县也选定一批试点,并制定《始兴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2021-2025)规划》。2021年,始兴县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近3年来累计投入4.5亿元、涉及36个老旧小区、惠及3万多居民,探索形成了“始兴县规划连片改造项目”典型经验,在韶关全市推广。
连片规划改造的探索,带来的不只是更有温度、更高品质的社区生活圈。在这座地处南岭山脉南麓的千年古县,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一些尘封的历史记忆逐渐被被唤醒,一些潜藏的文旅资源也正在被盘活。
经过连片规划改造,丰收林业小区与江畔休闲空间融为一体。
以人为本 ▶▷
绣花功夫雕出民生大文章
20世纪80年代,始兴县城开始出现单位职工住房,这类住宅没有物业维护修缮,有些所属单位已经倒闭,墙皮脱落、管道老化、危房安全、空间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是这类老旧小区面临的通病,丰收林业小区正是其中代表。
2022年,始兴县把40多年房龄的丰收林业小区纳入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消息传到小区居民的耳朵里,改什么、怎么改是每一位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安全被放在首位,丰收林业小区内的四栋危房成为改造的切口。危房拆除后,荒芜的废地化身为利用率更高的停车场、篮球场、居民活动室、公厕、文化长廊。改造过程中难度最大、耗时最久的是雨污分流项目。改造项目完成后,不仅小区的内涝得到缓解,居民用水也更加便利。截至目前,始兴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经完成雨污管网建设25公里。
住在丰收林业小区的胡阿姨原本担心改造过程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出乎她的意料,项目进展迅速,“而且我们最关心的管道、停车问题也解决了。”
改造后的丰收林业小区拓宽了停车空间。邓斌 摄
“施工改造的耗时并不长,有些楼栋数较少的小区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一般中型以上小区的改造费用,每个在两三千万元左右。”始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下称“始兴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难度在于前期与居民的沟通和规划上,“在这方面,社区党委、居委会发挥了很大作用。”
“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协助住建局征求、反映居民改造意见,让居民‘点单式’完善改造方案。比如为了安全和美观加装统一的防盗窗,一些居民会有疑虑,便由我们去协调。”城中社区党委书记黄志祥表示。
细节之处见文章。除了雨污分流、危房改造、停车场建设、外立面改造外,燃气覆盖、小区昏暗、消防设施陈旧等与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截至目前,改造的老旧小区路灯、庭院灯实现全覆盖,修缮建筑外立面13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铺设沥青道路12万多平方米,新增停车场15个、停车位1200多个。
新加装了燃气管道的府苑小区。
在各个老旧小区,多栋居民楼加装电梯的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为了提升居住体验,居民自筹加装电梯现象愈发多见。家住府苑小区五楼的张伯感慨道:“加装电梯后,我们这些老人上下楼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费劲爬楼梯了。”还有居住在墨江附近的居民表示,改造之后的房屋租金涨了一倍。
连片规划 ▶▷
打造县城专属社区生活圈
“一提到老市场,始兴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平市场。”始兴本地居民卢先生说。不同于城市居民去商业中心消费的习惯,在县城居民的社区生活圈内,农贸市场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赫然印着“百年老市”的正门进入,肉类区、熟食区、蔬菜区、鱼类区……各类农副产品档口整齐有序地映入眼帘。“本次改造还提升了老市场的水电供应功能,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始兴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道。
如今的太平市场也叫始兴第二农贸市场,以本次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原来杂乱无章的“百年老市”摇身变为井然有序的县城“专属记忆”打卡点。原来,始兴县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时,便充分考虑到社区生活范围的实际需求,采取连片改造的形式,突破了“就小区而言小区”的局限,弥补了街域整体发展的短板。
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之外,“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也是始兴县打造高品质社区生活圈的目标。
“家门口的风景古色古香,诗情画意!”东门街小区居民陈先生对改造后的东门街赞不绝口。在这里,“推窗见绿”成为了居民们的日常,冬日的荷花池虽略显萧瑟,却仍吸引着居民在凉亭中闲谈、休憩。陈先生介绍,眼前倒映着白墙灰瓦、石桥古树的荷花池原来尽是淤泥,经改造后方有如此景致。环境的提升也激发了居民们的家园意识,鱼塘旁四栋民居的外立面美化便是居民自发的改造行为。
墨江边是小区居民日常休闲空间。受访者供图
此外,打造全时段、全年龄友好的生活圈,让居民共享改造成果也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之一。针对丰收林业小区这类没有围墙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小区,始兴县通过拆建并举的方式,建设了儿童游乐区和老年活动场所,加强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并以墨江为基础,串联起沿江步道、运动健身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扩大居民社交、休闲区域,为老中青等各年龄段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运动休闲空间。
夜晚在墨江步道散步的群众。受访者供图
以改促兴 ▶▷
挖掘古县宜业宜游新潜能
作为建县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粤北第一古郡”,始兴县的一些历史记忆也因老旧小区改造而被唤醒。
“我在这生活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历史建筑,还是不久前来幼儿园接孩子才发现的。”卢先生口中“神秘”的历史建筑正是位于清代始兴县城范围内东门的文昌阁。“我们拆除了遮挡它的原机关幼儿园旧楼,在阁前新建了广场和停车场,增设了消防设施,安装了隔离护栏和灯光。”始兴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始兴文昌阁。受访者供图
在感受200多年古建筑的深厚历史后,东行几百米,便可看到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东门街。踏入街内,平整的地面、修旧如旧的石阶、整齐划一的“三线”……从前不起眼的背街小巷如今年成了适宜City Walk的历史文化小巷。巷内房屋墙体上趣味横生的墙绘,是始兴县为发展古街文旅项目而所进行的初步探索,如今已有多位艺术家将工作室开在东门街古巷内。
其中一家是始兴籍雕塑家邓华山的工作室。邓华山还认养了当地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广州会馆。谈起认养缘由,邓华山表示:“在这里可以展览我的雕塑作品,还能举办雕塑沙龙会,向居民们科普雕塑知识;同时,我们也深挖广州会馆文化,将其作为联络乡谊、继承发扬广府文化的站点,增强始兴人的文化凝聚力。”
修旧如旧的广州会馆。受访者供图
向公众开放的广州会馆内部。
墨江文苑内展示的客家风格的文艺作品。
近年来,始兴坚持“文旅兴县”战略,“书香始兴、人文始兴”吸引着像邓华山这样的艺术家前来。始兴还在旧改成功的墨江文苑创建了韶关首个“广东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并获评“2022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示范案例(县)”。
一次改造,三年努力,保留了始兴县的城镇肌理,激活了千年古县的文化生命,也为始兴县未来的文旅事业串联起了广州会馆、文昌阁、东门街、墨江文苑等一批展现“岭南风、客家韵、生态美”的文旅资源。
共治共享 ▶▷
激活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
老旧小区改造之后,如何维护管理?在县城,这一问题甚至比在城市更为复杂。
“最难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物业费由谁出?”城西社区党委书记何逍遥指出。老旧小区房屋产权通常辗转多手,引入市场化的物业公司将面临物业费由何方承担等问题,在短时间内居民之间难以达成一致。其次,没有围墙、半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意味着边界的模糊,居民们习惯于开放式的生活空间,现代封闭式的物业管理模式在这里并不适用。目前,始兴县大部分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的保洁、治安工作暂时由市政部门承担。
那么,居民自治是否可行?县城的老旧小区是否具备自治的前提?
不同于城市,县城老旧小区缺少代表小区业主意志的业委会组织,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不过,经历过集体主义时代的单位改制型社区有着天然的集体认同和家园意识土壤。兴平小区这一典型的单位改制型社区便为县城老旧小区管理提供了一个样板。
作为2020年始兴县老旧小区的改造试点,兴平小区早早迈出了“社区党委引领+居民自治”的一步。老旧小区改造后,城西社区党委在兴平小区设立了党群服务室,组建了以党员为主的楼栋长队伍。“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小区改造得这么好,能为小区邻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非常高兴。”退休后的何爷爷承担了楼栋长一职,并作为党员志愿者负责小区日常保洁和巡查维护。
此外,兴平小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形成了以退休居民老党员为主要发起者、其他居民积极参与的自组织团体,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共同维护改造成果。“业主委员大概有15人,他们更熟悉社区的居民,可以及时与我们沟通,社区党委便能更快速高效地为居民服务。”何逍遥边向记者展示业主委员会自治群边介绍。“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感觉老小区也变成了大家庭。”居民陈阿姨说道。
改造后的兴平小区。受访者供图
社区居民的集体责任感有着正向的传导特质。兴平小区的居民们在享受新环境的同时,也逐渐增强维护公共空间的责任感,并通过不同方式为美化环境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帮助。“从前散养鸡鸭、私自种菜的现象在小区改造后也没有了,沥青道路铺设、整齐的停车场建好后,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幅减少,社区党委推进垃圾分类管理的工作也更顺利了。”何逍遥告诉记者。
社区作为基础性治理单元,是推动治理共同体运转的关键。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居民自治既能解决市场化物业在县城老旧小区难以介入的困境,又可以增加居民日常互动,重塑邻里关系。正如陈伯欣然搬回改造后的丰收林业小区,不仅是因为焕然一新的环境,更因为那份悄然回归的社区温度。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苏晓璇 段凤桂 肖婉琦
【记者】李瑞雪
【海报】肖爱琦
【来源】南方农村报